字級
- 大
- 中
- 小







〔寶島采風〕沙喃秋水銀柳鄉 竹林泉韻青蔥香
2024-07-23
宜蘭縣三星鄉舊名為「叭哩沙喃」,是噶瑪蘭語「竹林」的意思,也是蘭陽八景「沙喃秋水」所在,因盛產銀柳,全台的銀柳有90%以上產自三星鄉,因此三星又有「銀柳之鄉」的美譽,與三星米、三星蔥、上將梨並稱「三星四寶」。
三星鄉位於蘭陽平原西側近山地區,與臨海的頭城、蘇澳成一等邊三角形。早年蘭陽溪容易氾濫,洪水過後,積沙成洲,因此以「洲」為名的地方特別多,例如浮洲、大洲、清洲、中溪洲、涼汕洲等,所生產的稻米、蔥蒜極富盛名。
日本大正9年(1920年),台灣實施街庄名改正,當地因鄰近三星山,自此改名「三星」。三星的銀柳源自日本,引進宜蘭後,發現三星最適合銀柳生長,成為台灣銀柳主要產地;三星梨又脆又甜,因為「三星」是上將,於是取名上將梨。
懷舊風情 天送埤火車站
日據時代,台灣總督府為運送太平山原木,闢建全長36.95公里的羅東森林鐵路,沿線設有10座車站。由於鐵路軌距只有縱貫鐵路的一半,因此俗稱「五分仔火車」。位於三星鄉的天送埤火車站建於1921年,如今已改為「天送埤森鐵文創園區」。
羅東林鐵自1924年營運至1979年,天送埤火車站曾是電影《聽見下雨的聲音》、偶像劇《下一站幸福》的拍攝景點,充滿懷舊風情,也因此成為打卡熱點。鄉公所在車站前打造一條環狀鐵道,使用太平山林鐵1/3車體的復刻版小火車頭,拖著兩節小型車廂,時速僅2.4公里,可供遊客乘坐。
泛舟消暑 安農溪分洪堰
安農溪是蘭陽溪的支流,日據時代,台灣總督府在天送埤設立水力發電廠,發電後的水流排放至溪中,因此這條溪流就叫做「電火溪」。1982年台灣省政府主席林洋港視察時,有鑑於溪水豐富,能提供農田灌溉,安定農民生活,於是改稱「安農溪」。
由於蘭陽平原有豐沛的地下伏流水及湧泉,讓宜蘭成為全台唯一沒有水庫卻不缺水的縣市。安農溪分洪堰又稱為「湧泉公園」,登上分洪堰可見溪流一分為二,左、右兩條支流分別灌溉三星、冬山、五結等鄉農田,最後在羅東溪會合。
安農溪是三星鄉的「生命之河」,因發電剩餘尾水源源不絕,水流量穩定,非常適合泛舟。泛舟溪段依水流緩急分為挑戰區、驚險區、戲水區,能夠體驗不同的速度感,有驚險刺激的陡坡,也有宛如熱帶雨林般的平緩河道,是夏天消暑沁涼的旅遊去處。
安農溪畔的落羽松秘境,早期是為整治安農溪防風護岸,栽植了近200棵落羽松,形成一條長約500公尺的落羽松林蔭步道,如今落羽松蒼鬱成林,筆直地樹立在綠草如茵的草地上,吸引遊客留連徘徊,有「宜蘭小歐洲」之稱。
彩繪堤防 在地風俗入畫
三星鄉公所2022年為慶祝「立鄉」100週年,邀請第44屆金鼎獎得主蔡曜宇設計3D彩繪圖稿,在高10公尺、長200公尺的破布烏堤防彩繪在地特色,包括天送埤鐵道、長埤湖、安農溪泛舟、自行車道、三星米、上將梨、茶、桶柑、銀柳、紅龍果、蔥蒜等特色人文風情及產業全部入畫。
彩繪堤防旁的「破布烏觀景台」,可遠眺蘭陽溪河岸,觀景台下方還有復刻版「五分仔車」火車頭,呈現昔日太平山森林鐵路氛圍。
生活經驗 有趣鄉土地名
宜蘭俗諺:「破布烏、二萬五、紅柴林、桕腳廍,見作戲、見落雨」,是在形容三星鄉這些部落,每逢廟會、演戲就會下雨。三星鄉三面環山,秋冬時節,東北季風盛行,雨勢連綿不絕,其它村落居民便挖苦他們「見做戲,見落雨」。
俗諺中的「破布烏」,是指現今的雙賢村、人和村一帶。破布烏又稱為「破皮烏」或「糙毛厚殼樹」,是紫草科原生樹種,相傳先民前往墾殖時,發現區內有許多破布烏樹而得名。
「二萬五」即今萬富村,相傳日據時代種植2萬5000棵甘蔗而得名。「紅柴林」位於貴林村,相傳開墾之初,遍地紅柴而得名。「桕腳廍」是指烏桕樹下的蔗廍,即今尚武村。
三星鄉位於蘭陽平原西側近山地區,與臨海的頭城、蘇澳成一等邊三角形。早年蘭陽溪容易氾濫,洪水過後,積沙成洲,因此以「洲」為名的地方特別多,例如浮洲、大洲、清洲、中溪洲、涼汕洲等,所生產的稻米、蔥蒜極富盛名。
日本大正9年(1920年),台灣實施街庄名改正,當地因鄰近三星山,自此改名「三星」。三星的銀柳源自日本,引進宜蘭後,發現三星最適合銀柳生長,成為台灣銀柳主要產地;三星梨又脆又甜,因為「三星」是上將,於是取名上將梨。
懷舊風情 天送埤火車站
日據時代,台灣總督府為運送太平山原木,闢建全長36.95公里的羅東森林鐵路,沿線設有10座車站。由於鐵路軌距只有縱貫鐵路的一半,因此俗稱「五分仔火車」。位於三星鄉的天送埤火車站建於1921年,如今已改為「天送埤森鐵文創園區」。
羅東林鐵自1924年營運至1979年,天送埤火車站曾是電影《聽見下雨的聲音》、偶像劇《下一站幸福》的拍攝景點,充滿懷舊風情,也因此成為打卡熱點。鄉公所在車站前打造一條環狀鐵道,使用太平山林鐵1/3車體的復刻版小火車頭,拖著兩節小型車廂,時速僅2.4公里,可供遊客乘坐。
泛舟消暑 安農溪分洪堰
安農溪是蘭陽溪的支流,日據時代,台灣總督府在天送埤設立水力發電廠,發電後的水流排放至溪中,因此這條溪流就叫做「電火溪」。1982年台灣省政府主席林洋港視察時,有鑑於溪水豐富,能提供農田灌溉,安定農民生活,於是改稱「安農溪」。
由於蘭陽平原有豐沛的地下伏流水及湧泉,讓宜蘭成為全台唯一沒有水庫卻不缺水的縣市。安農溪分洪堰又稱為「湧泉公園」,登上分洪堰可見溪流一分為二,左、右兩條支流分別灌溉三星、冬山、五結等鄉農田,最後在羅東溪會合。
安農溪是三星鄉的「生命之河」,因發電剩餘尾水源源不絕,水流量穩定,非常適合泛舟。泛舟溪段依水流緩急分為挑戰區、驚險區、戲水區,能夠體驗不同的速度感,有驚險刺激的陡坡,也有宛如熱帶雨林般的平緩河道,是夏天消暑沁涼的旅遊去處。
安農溪畔的落羽松秘境,早期是為整治安農溪防風護岸,栽植了近200棵落羽松,形成一條長約500公尺的落羽松林蔭步道,如今落羽松蒼鬱成林,筆直地樹立在綠草如茵的草地上,吸引遊客留連徘徊,有「宜蘭小歐洲」之稱。
彩繪堤防 在地風俗入畫
三星鄉公所2022年為慶祝「立鄉」100週年,邀請第44屆金鼎獎得主蔡曜宇設計3D彩繪圖稿,在高10公尺、長200公尺的破布烏堤防彩繪在地特色,包括天送埤鐵道、長埤湖、安農溪泛舟、自行車道、三星米、上將梨、茶、桶柑、銀柳、紅龍果、蔥蒜等特色人文風情及產業全部入畫。
彩繪堤防旁的「破布烏觀景台」,可遠眺蘭陽溪河岸,觀景台下方還有復刻版「五分仔車」火車頭,呈現昔日太平山森林鐵路氛圍。
生活經驗 有趣鄉土地名
宜蘭俗諺:「破布烏、二萬五、紅柴林、桕腳廍,見作戲、見落雨」,是在形容三星鄉這些部落,每逢廟會、演戲就會下雨。三星鄉三面環山,秋冬時節,東北季風盛行,雨勢連綿不絕,其它村落居民便挖苦他們「見做戲,見落雨」。
俗諺中的「破布烏」,是指現今的雙賢村、人和村一帶。破布烏又稱為「破皮烏」或「糙毛厚殼樹」,是紫草科原生樹種,相傳先民前往墾殖時,發現區內有許多破布烏樹而得名。
「二萬五」即今萬富村,相傳日據時代種植2萬5000棵甘蔗而得名。「紅柴林」位於貴林村,相傳開墾之初,遍地紅柴而得名。「桕腳廍」是指烏桕樹下的蔗廍,即今尚武村。
最新消息
鳳山講堂好苗子幸福學堂親師座談 攜手培植五育均優幼苗
2025-08-13菲律賓光明大學專題講座 啟發人生智慧與價值
2025-08-13南華大學招生亮眼 註冊率百分之96點1
2025-08-13洛杉磯醫療講座 控制預防「沉默的威脅」
2025-08-13佛光大學實習生圓滿返台 萬年寺送誠摯祝福
2025-08-13慧心傳道覺有情 深耕行佛40載
2025-08-13雲水書車共識精進營 珍惜因緣得來不易
2025-08-132025大墩美展文化交流展 中天寺展覽館開幕
2025-08-13魏碑風骨筆筆生輝 金剛寺書法研習沉澱心靈
2025-08-13盧秀燕率團隊巡禮中天寺 推崇五和創造人民幸福生活
2025-08-13
相
關
消
息